2000-04-30

杜甫、豆腐

曾經…
在一次放學回家的時候,一下交通車,就被一家韓國籍的鄰居,一擁而上的團團圍住。
對於韓國人,至今仍是陌生的。印象裡,韓國人是高壯的,勇武的,團結的。
心中想著:有得罪過這家韓國鄰居嗎?自問雖不是敦親睦鄰,但也未曾與鄰居交惡。
試想這樣的畫面:一個放學回家的小學生,被一家子高大的人圍住,言語又不通…
他們用不甚流利的當地語言,比手畫腳的問我知道「杜甫」在哪裡?
「杜甫」是什麼?唐詩三百首,就只知道一首靜夜思的我,完全不了解杜甫,搖搖頭。
那位老爹嘴上「杜甫」、「杜甫」的念著,比了一個吃的手勢,我還是一頭霧水。

一位兒子用當地語言不怎清楚的解釋著可以吃的,白色的。
腦海裡直覺的想到…乳酪!指指轉角的雜貨舖,告訴他們那兒有得買。
他們一臉疑惑的拉著我到雜貨舖裡。拿起冷凍櫃裡的乳酪,我問他們「是這個嗎?」
老爹忙揮手搖頭的連說no!
不是?那是什麼?我疑惑的看著乳酪與老爹…
白色的、可以吃的、不是乳酪…
老爹一家人咭哩咕嚕的用韓語快速交談一陣後,他們決定放棄問我,改問我家人。
老爹透過兒子問我家裡有大人在嗎?

我點了點頭,一家人拉著我回我家。 開了門,趨走那無禮狂吠中的小白,請他們進門,領他們到客廳。 我想他們問吃的,找媽媽問可能清楚些。
老爹又一次比手畫腳的說著「杜甫」,媽媽也是聽的霧煞煞的直搖頭。

老爹想起中韓之間有漢文字相通,開口借紙筆。
我取來紙筆,老爹在紙上寫了韓文的拼音字母。 我們…當然看不懂…
老爹表示不大會寫漢字,但是看得懂。 老爹的兒子把拼音翻成羅馬拼音dufu。
媽媽猜測性的寫上「杜甫」,就這樣我第一次認識杜甫…
老爹搖頭表示不是,像想起什麼似的,表示是方形的,在紙上畫了一個「豆」。
「豆」這字我是認得的,想起冰箱裡好像還有白色的、可以吃的、方形的…豆漿。
我急急的跑進廚房拿了豆漿出來,問老爹「是這個嗎?」

老爹透過兒子翻譯表示是由豆漿做成的,方形的。
媽媽在紙上寫了「豆腐」
老爹看了欣喜若狂的指著桌上的紙「就是這個!就是這個!」
老爹忙問「哪裡買?」

只是那豆腐店的地址並不好找,也不是三兩句說得清楚的,所幸距離不遠,莫約腳程15分鐘。
我們約好下午黃昏時再去,因為黃昏時當天新鮮的豆腐才做好。
下午四點,小白狂吠再起,透過窗戶我瞧見,那一家韓國鄰居全家齊聚我家門口,一臉的期待與興奮。

就這樣,我們一行6人浩浩蕩蕩的出發,買豆腐去!
到了豆腐店裡,我們各自挑了需要的商品。 我挑了豆漿和豆花,媽媽揀了豆腐一板。

最讓我奇怪的是,那老爹問的是豆腐,卻買了4桶豆花,一壺豆漿,卻沒買半塊豆腐…
我帶著疑問回家,直到了晚餐時間,小白再吠,瞧見老爹家的大兒子站在我家門口…

下樓應門,老爹的兒子表示邀請我們到他家一趟,不明究裡的我們也只好去了。

到了老爹家,他熱情的請我們進門。領我們到餐廳,桌上擺著好幾道,黃昏時所買的豆花,所做成的韓國料理。紅白相間的色澤,濃郁的香味,想來是好吃的。

老爹的夫人幫我們準備了碗筷,盛了湯,懇切的請我們食用。 我就老實不客氣的吃了起來…

第一口,好香!
第二口,好吃!
第三口,好辣!

基於禮儀,我還是把那碗盛滿謝意的湯喝完了,但是,也喪失那一晚的味覺。

至今,我還是不清楚,為什麼老爹問我豆腐,卻買了豆花,還煮成鹹口味的湯…

沒有留言: